2006年度人物 • 科研


周东华

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过程控制工程

研究所所长

推荐理由:

  周东华教授长期工作在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研究方向,获得显著的科研成果,尤其是他提出的强跟踪滤波器,是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成果,不仅被其他学者所借鉴,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。在此领域发表的文章中被SCI收录的有49篇,被SCI引用的有109次之多,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,故他被推荐成为IFAC故障诊断与安全技术委员会成员。基于其在此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贡献,于2006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,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并入选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。

  2006年成功地举办了第六届IFAC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、监控和安全性国际会议,这是三年举办一次的会议,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。此会议是自动化学会自1999年成功举办第十四届IFAC大会后的又一次以东道主身份组织的IFAC领域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。此次会议有21个国家的代表出席,国外代表占与会议代表80%,是同类国际会议中国外代表最多的一次会议。会议组织的细致严密,学术气氛浓厚,深受各国代表的好评,会后有6位国际代表发来了贺信,盛赞会议的各项组织和安排,为我国争得荣誉。周东华教授是该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主席,负责整个会议的筹备、稿件评审,会议组织和安排等等,为此国际会议的召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




  
男,1963年出生,河北邯郸人,上海交通大学1985年获学士学位,1988年获硕士学位。199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(师从控制界院士张钟俊教授)。1991-1992在浙江大学读博士后。

  1993-1994 北京理工大学 副研究员

  1995-1996 获德国洪堡奖学金,在杜依斯堡大学此事研究工作

  1996年至今  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、1997年晋升教授,现为清华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责任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
(其中,2002-2003 在耶鲁大学高访)

所获奖项:


  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

  1997年获国家教委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

  1998年荣获了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、“国氏”博士后奖励基金 、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(为清华大学青年教授最高学术奖);

  1999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、 入选 “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” 培养计划, 并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(研究类)青年教师奖;

  2000年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, 并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(总理基金);

  2001年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三等奖;200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,并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;

  现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过程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,为IEEE高级会员,并兼任IFAC故障诊断与安全技术委员会成员,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,副秘书长,以及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秘书长,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等。